老師自殺了。一日早晨,懸吊在教室一角。學生嚇得打翻整籃牛奶,他與她都看到了,他們只不過是個孩子。
一名來自阿爾及利亞的移民拉札先生自告奮勇,願意當孩子們的老師。校方決定錄用熱血真誠的他。拉札老師一開始就改變學生上課座椅習慣擺放的位置。考驗他們的聽寫,竟然是使用艱深的「巴爾扎克」為題材。而且,還動手打惡作劇的同學。孩子們一時不能接受這些改變,所以群起抗議,還像校方及家長告狀;即使面前出現這些難題,拉札老師卻都能自在的應對。
在一段時間的相處後,細心教導的拉札老師慢慢打開孩子們的心房,孩子們也樂於和老師分享,彷彿那傷痛不曾發生過。一晚,學校開派對,兩名學生起了衝突,原本看似和樂的一切,才慢慢崩解。
在課堂上,拉札老師談到已逝老師的話題。目睹命案現場的男學生,突然懊悔地哭了起來,他覺得老師的自殺,是因為他說謊誣陷的關係,同時認為同學們都覺得是他害了老師,讓他無法承受放聲大哭。經過拉札老師的開導,這傷,才得以宣洩。
知道此事的校長與其他老師,非常不能認同。認為拉札老師這麼直接的方式,對孩子來說會造成更大的創痛。然而,此舉這也引來更大的波瀾。讓原本隱藏身份的他,不得不坦誠他的過去與現在。
其實拉札老師在阿爾及利亞曾受到政治迫害,妻子與兒女都因此事過世。非自願移民的他,其實是來尋找政治庇護;他,根本就不是老師。
被迫離開的他,在最後一堂課時,告訴同學寓言故事,述說著他要離開的事實。唯一聽懂涵義的女同學,在下課空蕩蕩的教室裡抱著老師痛哭著…
全片是看來平順又柔軟,即使有尖銳的部份,也被導演溫柔的鏡頭撫平。看來清淡卻意謂深長。孩子有時候並不是想像中的軟弱,當遇到死亡,孩子會像一夜長大似的,明白了所有道理。我們還在質疑孩子對抗悲傷的能力嗎?別低估孩子,他們少於我們的,有時候只剩年紀,心──其實比成人的還更剛強更巨大。
這部片應屬本屆台北電影節我所看的片單裡最喜愛的一部。推薦給所有教育工作及教育相關工作的人們觀賞。
預告
Cindya
二○一二.○七.二十二
晚上 九時四十八分
圖片轉載自網路,若有侵權,請告知,謝謝。
留言列表